读《爷爷的马拉松》有感600字

挑战自我 永不放弃——读《爷爷的马拉松》有感

暑假我读了一本书——《爷爷的马拉松》。书中的主人公张乐驰是一个害怕一切运动的小学生,他的体育老师梁鑫带领他们去参观中国马拉松文化博物馆。在博物馆里,张乐驰意外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。

他的爷爷张大友,竟然是中国马拉松第一人。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,他是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冠军,他的徒弟魏宇龙建成了中国马拉松文化博物馆……

爷爷张大友从小在一个被日本人占领的煤矿里干活,看到日本人要举办运动会,他也想去参加,可是那时的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,认为中国人是“东亚病夫”。张大友爷爷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是“东亚病夫”,开始进行跑步训练,虽然没能参加日本人举办的运动会,但是张大友爷爷从此热爱上了跑步。新中国成立后,张大友爷爷参加了很多比赛,获得了很多冠军。后来张大友爷爷给贺龙元帅写信说中国要举办马拉松比赛,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很傻,认为贺龙元帅那么忙,没有时间回他的信,但是他没有放弃,连续给贺龙元帅写了三封信。1957年12月,在张大友爷爷的努力和坚持下,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在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正式举办,张大友爷爷第一个跑过终点,获得了冠军。

后来张乐驰也和他的爷爷一起去跑步,刚开始,他很不适应,但是在爷爷的鼓励下,他发现跑步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,而且感受到了跑步的乐趣。后来张乐驰和他的同学们应邀去日本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,在张大友爷爷的指导下,刻苦训练,最终他的同学潘凯获得了冠军,其他人也跑完成了全程,拿到了完赛证书。

看完这本书,我被张大友爷爷热爱运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。如今的我们早已甩掉了“东亚病夫”的帽子,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争金夺银。同学们,我们要向张大友爷爷学习,向中国运动健儿致敬;让我们动起来,感受运动的快乐,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。 

内容推荐

【下一页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上一页】